
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,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景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498米,素有"闽海蓬莱第一山"之美誉。清源山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,拥有宋代老君岩造像、元代弥陀岩、明代千手岩等众多文物古迹,其中老君岩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刻造像。
历史文化
清源山历史悠久,早在秦代就有方士在此修炼。唐代时,清源山已成为闽南著名的道教圣地,建有大批宫观。宋代是清源山发展的鼎盛时期,现存的老君岩造像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。元代,随着泉州港的繁荣,清源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节点,吸引了众多中外僧侣和商人。
明清时期,清源山儒释道三教并存,文人墨客纷至沓来,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和诗词歌赋。近代以来,清源山逐渐发展成为集宗教文化、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1988年,清源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
作为"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"遗产点之一,清源山于2021年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成为展示泉州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主要景点
老君岩
老君岩造像是清源山的标志性景观,刻于宋代,高5.63米,厚6.85米,宽8.01米,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刻造像。老子造像慈眉善目,长须飘逸,左手依膝,右手凭几,生动展现了道家"道法自然"的思想。造像历经千年风雨,保存完好,堪称宋代石刻艺术的瑰宝。
弥陀岩
弥陀岩是清源山重要的佛教景点,始建于元代。岩寺依山而建,内有元代阿弥陀佛石像一尊,高约3米。寺前平台可俯瞰泉州城全景,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。岩壁上保留有历代文人题刻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千手岩
千手岩又称观音岩,始建于明代,因供奉千手观音而得名。岩寺建筑精巧,与山石融为一体。寺内千手观音像雕刻精美,金碧辉煌。岩洞内冬暖夏凉,常年清泉不断,是清源山著名的避暑胜地。
清源天湖
清源天湖位于山顶,面积约2万平方米,湖水清澈如镜,四周林木葱郁。湖畔建有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,是登山游客休憩的好去处。晴天时,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山色,宛如一幅天然画卷。
美食
泉州肉粽
泉州传统小吃,选用优质糯米包裹五花肉、香菇、虾米等馅料,用竹叶包裹蒸煮而成。粽子香气扑鼻,咸香适口,是清源山游客喜爱的便携食品。
土笋冻
闽南特色小吃,用海边沙虫熬煮冷却后凝结成冻。口感爽滑,配以蒜泥、酱油等调料,风味独特。虽外观奇特,但营养丰富,是夏季消暑佳品。
面线糊
泉州传统早点,用细面线煮成糊状,加入海鲜、猪血等配料。口感绵滑,味道鲜美,常配油条食用,是登山前补充能量的理想选择。
石花膏
闽南传统甜品,用海藻提取物制成,状如果冻。口感Q弹清凉,常配蜂蜜或糖水食用,具有降火解暑的功效,深受游客喜爱。
门票
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为70元/人(含老君岩景区),景区内部分景点另收费。60岁以上老人、学生等可享受半价优惠,1.2米以下儿童免票。景区开放时间为8:00-17:30(夏季延长至18:00)。
游玩路线
推荐一日游路线:上午从景区正门进入,先参观老君岩造像;随后沿步道登山,途经弥陀岩、千手岩等景点;中午在山顶餐厅用餐并游览清源天湖;下午可选择从另一条步道下山,沿途欣赏不同角度的山景。全程约需5-6小时,建议穿着舒适的登山鞋。
交通
- 自驾:泉州市区有多条道路可直达清源山景区,车程约20分钟
- 公共交通:泉州市区乘坐15路、30路、60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景区
- 景区内交通:设有观光车往返于主要景点
必玩景点
- 老君岩 - 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刻造像
- 弥陀岩 - 元代佛教遗迹,俯瞰泉州城全景
- 千手岩 - 明代观音道场,避暑胜地
- 清源天湖 - 山顶明珠,休闲观景好去处
游玩建议
- 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,气候宜人
- 准备舒适的登山鞋,部分路段较为陡峭
- 携带足够饮用水和防晒用品
- 预留充足时间,细细品味石刻艺术
- 尊重宗教场所礼仪,保持安静
注意事项
- 保护文物古迹,勿触摸石刻造像
- 山路湿滑,雨天需小心行走
- 景区内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
- 勿随意采摘植物或惊扰野生动物
- 遵守景区规定,勿进入未开放区域